2017年中国对联论坛“中联杯”成联赛9月“桃园”评选公布
2017评委:泊小顾
等级奖
一等奖:
47波塞冬(积11分)
一柱香许生死相从,成败鉴初心,合两千年虎弟龙兄,都向此三人俯首;
廿二郡并魏吴而峙,江山循旧迹,去九万里夔门剑阁,尚留斯十亩迎神。
上联从容起笔,逐渐加强力量,结合事件作出评价,三人开结义历史先河,长久地站在义气之峰的最高点。到此已把事情写完,常规的思维就是写一写桃花了,但高手却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开辟出更广阔的天空。下联立足于园,而目极八方,思接千载,取天地所设,为己所用,向世间彰显桃园的地位,拓开的境界真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。本联捭阖纵横,对文字指挥若定,有大家风范。
二等奖:
27 无极(积10分)
桃红忠义血,千秋开处,在明乱石岗,在宋梁山泊;
蚁绿壤天霖,三碗斟来,一饮汉家续,一浇蜀岳青。
注:蚁绿:有浮沫的酒,新酿的酒,借指酒。
壤天:天地。
桃花由于其自身特点,向来是阴柔美的象征,而在此处要象征英雄,就要完成由阴柔向阳刚的形象转变,其实也不难,此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桃红忠义血,轻松搞定,一句抵千言,足矣。于是,可以腾出大片空间任作者驰骋,千秋开处,又是一句很得力的过渡,然后信手拈来明宋兄弟结义之事,以旷远的时空为自己的联奠下基础,八风吹不动。下结以酒为引子,第二句稍为舒缓,紧接着发一波力,一赞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,一赞江山万古,至行文终止,仍感觉绵绵不绝,涌向远方。本联重在生发,而且能稳切题目。只是原文的蜀岳,我总下意识读成蜀山,有意查了一下,仍未见蜀岳的用法,虽是为了平仄,却也是一个遗憾。
54杨桃(积9分)
聚英雄起誓焚香,互抛肝胆,俾天下三分,云水翻腾离乱世;
循屐履擎杯挂剑,久慕豪情,对春风一拜,桃花开到太平年。
上下联形成鲜明的对比,仿佛经历了一次时空之旅,从战事纷起的三国到海晏河清的现代。上联因为要担负起定位的作用,相比之下略为平淡。下联则可以放开手脚,故能渐入佳境。擎杯挂剑,思想暂露端倪,对春风一拜,风致尽出,结尾一句,隽永无比。桃花开到太平年之咏,动人心魄。
三等奖:
42葫芦娃(积8分)
坎廪话三分,当是时并起龙蛇,问新贵宿臣,谁以匡扶标义气;
古今钦一拜,到此地须携樽酒,对桃花桑叶,我从燕赵酹英雄。
江湖兄弟义气常见,表现为粗旷中的豪爽,庙堂兄弟义气不常有,一有则是坚定中的重大,上联通过对比,突出这份情谊的独一可贵。下联以自己作为代表,写自古而今的纪念,表示义气不朽,英雄不朽。本联在抑扬顿挫间议事叙事,节奏控制得好,且善于取象,龙蛇、樽酒、桃花桑叶这些形象的运用,顿使整体活了起来。
31玛莎拉蒂(积7分)
旧江山亟待英雄,既龙虎相逢,必有风云兴统绪;
真兄弟何拘姓氏,对青苍一酹,且将肝胆鉴桃花。
上联立足点很高,文字之间有一股浩然之气,言成为英雄乃是江山所待,是历史赋予的责任,这样一来,结义的初衷无疑显得更加高尚。可见同一个内容,说法不同,效果也会截然不同,因此如何组织语言,很考验才思的事。下联潇洒,赋予人物落落大方的姿态,真大丈夫行径。
48 风狂(积6分)
志士值年岁在龙蛇,当是时歃血三人,等闲鼎立魏吴久;
诸侯视江山为豕鹿,转眼剩桃花一圃,分合今同开谢看。
上联写足以傲世的人物,等闲、久二语最动人心,对塑造人物形象功不可没。下联起句也值得玩味,诸侯视江山如豕鹿,那么江山视诸侯如何?不过粪土。所以后两句稳稳妥妥,最后的感慨实实在在。以当代的目光看待历史,根据社会进步论,人们的认识也应该比古代更先进,本联思想超脱,用笔老练。
18 云夕(积5分)
共死生犹未已焉,只中道崩殂,草昧惜难酬霸业;
为义气而来之者,问主人何在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能共生死之义气,有何未已者?此处似设一悬念,及最后抛出霸业,方见底牌,把个人情怀上升到了家国情怀,为义之大者。而对一件事,要有自己的态度,无须长篇大论,往往几个字即可表作者心襟,如此处从惜字见作者的同情,从草昧知立业艰难。下联转而写今,大家为义气慕名而来,结果既有叹息,亦得欣慰,最后引用的诗句,与整体融在一起,恰如其分。本联笔触轻灵,感情丰富,意在言外,两起虚字的运用有特色,使句子读起来不呆板。
积分奖励
第八名
23醉不归(积4分)
择一处盟生死交,天地有袍泽,痛哉快哉,胸次慨然张意气;
酹千觞算古今事,江山无是非,成也败也,桃花犹在说英雄。
大有江河不废,精神不朽的气概,大气洒脱。结尾一荡,很见活色。只江山无是非的说法过于淡定,在整体中显得扎眼。
第九名
76 独钓西湖(积3分)
从此间到蜀汉江山,岂非手足相撑,大义始终源一契;
问何处无魏吴风雨,但得英雄来顾,桃花颜色亦千秋。
上联无可厚非。下起说到处是吴魏风雨,喻战乱环境,这对后面的桃花是不是能千古,其实没多大关系。所以,这联的份量,在很大程度上,都只是靠尾结的引用全力撑起。这样,自我的创意就难以体现。
第十名
69妙品锃(积2分)
持仁者赢天下归心,固三结金兰,缮营跬步,千载犹彰汾鼎业;
为帝者引圣臣照胆,遂长洇后土,久染桃花,一园仍袅蜀衣香。
汾鼎:象征国祚的宝鼎。
下联后半部分很有感染力,结尾神彩飞扬,余芳不绝。固疑为故。